宝宝独立性什么时候培养
一般来说,孩子在两岁后,父母就应该帮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等,通过做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孩子逐渐树立独立意识。
宝宝独立意识培养方法
1、让孩子自己走路
只要孩子学会走路了,我们就应该适当的让他自己走路,时间不必太长,不能听到孩子喊累,就把他抱起来,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2、让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我们常看到一种情况,就是有的孩子可能因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东西或损坏了某样东西,老人们会把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不让责怪孩子。这样一来,等孩子长大了,即使他做错了事情,也会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
3、让孩子学会忍受适度的疼痛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心灵密语"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有时候孩子在路上不小心摔倒了,有的家长会赶紧扶起孩子,心疼地说:"啊!宝贝,摔疼了吧?"这样做,孩子即便没事也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甚至夸大事实吸引家长的注意。对父母来说,心里往往也很矛盾,一方面想严格管教孩子,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撒娇或依赖自己。
建议家长应该用"不痛吧"的问法来诱导孩子,如果孩子回答:"不痛",父母应立即表扬孩子"真勇敢!"如此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4、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快3岁的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要鼓励孩子自己处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也能为幼儿园生活提前做好准备。当孩子表现出独立做事情的动机时,父母要给孩子机会,不要嫌孩子磨蹭而事事代劳。
5、父母要以身作则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很深的启迪作用。不论说话做事,都要记住,孩子就在身边,哪怕一件很小的事,父母的表现也会影响到孩子。
6、经常提醒,持之以恒
许多事情宝宝要自己来只是凭一时的兴趣。而宝宝的兴趣广泛却并不稳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感兴趣了。因此要使宝宝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必须靠父母的帮助和督促。经常提醒宝宝按时去做该做的事,如"该洗脸了""该洗手了"等。若宝宝不愿自己做时则可说:"妈妈知道宝宝很能干,一定会做的。"或说:"宝宝上次做得那么好,今天一定做得更好。"以此来强化爸爸妈妈的指令,激励宝宝持之以恒,以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另外,当宝宝在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时,父母应看着他做完这件事,不要让其他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防止他半途而废或不负责任地乱做一气。事情做完后应及时评价,特别应多给正面的赞扬鼓励,以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
7、更新爱的观念,改变爱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宝宝的疼爱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些父母在不经意间丢失了宝宝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宝宝的依赖性,使其失去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实在令人遗憾。改变爱的方式就是要注重宝宝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买得易 网上购物大全 折扣信息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买得易 网上购物大全 折扣信息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天秤座 天蝎座 摩羯座 水瓶座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05-11 11: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