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骄子
1954年,一张路上的海报,开启了一切。那是一场时尚大赛:羊毛织品大赛。赛事头衔并不是太令人心动,不过澳洲、乌拉圭、南非和新西兰的绵羊养殖工会制作了精彩十足的宣传海报,希望他们的高级材质能够对抗来势汹汹的人造织品,结果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效应。技艺娴熟的工匠以慢工细活,且不因岁月而失色的品质保证,对抗密集生产。都会区的布尔乔亚重新发现羊毛自古以来的优点。国际羊毛标志大奖(International Woolmark Prize)受到热烈回响,远远超过主办单位原先的期待。参赛者必须绘制几套服装手稿。
卡尔决定报名参赛,绘制了一件大衣,颜色如水仙花,又称“水仙黄”,那是等待爱情—或是“欲望”—的花朵。大大的船型领口开至肩膀,打破过度端庄、线条笔直严肃、长度略为过膝的经典造型。背后则开了倒三角形露出裸背,从肩胛骨一路往下,大胆地停在臀部上方⋯⋯。不久后,大会拍来一封电报,通知卡尔入围比赛,而且得到“大衣”类别的大奖。他只要亲自到国际羊毛公会的办事处,证明自己是设计稿的创作者即可。
11月25日晚间,在爱丽舍宫(palais de l’Élysée)对面的大使剧院(théâtre des Ambassadeurs,译注:现改名为Espace Pierre Cardin)颁奖,卡尔在台上初次见到“晚礼服”类别的桂冠得主,他就是伊夫.马特-圣罗兰(Yves Mathieu-Saint-Laurent)。他们两人的穿着几乎一模一样:黑领带、白衬衫、深色西装。两人皆站在由顶尖工坊制作的设计成品旁边。这是卡尔第一次摸到由自己设计的手稿制作而成的衣物。两位得奖者显得有点生涩稚嫩,摄影师捕捉了他们不自在的笑容,将这一刻化为永恒。大奖得主才刚脱离青春期没多久呢,伊夫十八岁,卡尔二十一岁。他们年轻、出身良好又聪慧,在五、六位全球知名、慧眼识英雄的时尚教父面前,皆表现得相当谦逊收敛。评审中包括皮耶.巴尔曼(Pierre Balmain)和雨贝.纪梵希(Hubert de Givenchy)。这两位很有可能是他们将来的雇主。
此外,卡尔不久后接下了皮耶.巴尔曼的工作邀约,成为他的左右手。虽然深感荣幸,但是卡尔仍怀有一丝犹豫,因为巴尔曼并不是热爱现代感的设计师。一如《Elle》杂志的时尚记者克洛蒂.布鲁耶笔下的形容,巴尔曼“并不老气横秋,但就是少了点创新、活力⋯⋯也少了点精神。”(1)最后下此结论:“皮耶.巴尔曼称自己的风格为‘漂亮女士’(jolie madame)。”(2)年轻气盛的卡尔当然一心梦想着更大胆、更活泼的服装,但是他也心知肚明,要从最基层开始做,再慢慢熬出头。
至于伊夫,拒绝雨贝.纪梵希的工作邀约后,于1955年在Dior得到一席之地,而那正是卡尔在汉堡时便朝思暮想的品牌。
这场颁奖典礼在两个年轻人之间牵起不解之缘。他们的相遇化解了彼此身上愈来愈沉重的孤独,卡尔带着刚从阿尔及利亚初来乍到的伊夫逛巴黎。
巴尔曼和迪奥的总部相距不远,座落在所有高级品牌栉比鳞次的金三角地带,宛如都市中的珠宝盒,独一无二。有些晚上,迪奥先生的年轻学徒谭.吉迪切利(Tan Giudicelli)会看到蒙田大道另一头的卡尔开着豪华敞篷车经过—那是父亲送给他的得奖祝贺礼。不过他或许没有发现,卡尔对方向盘并不是很有一套。“我从十八岁以后就没开过车了,”卡尔后来说:“不过这样对社会比较好,因为我最后掉到一条沟里,却连怎么开进去的都不知道!”(3)不得不说,当年的巴黎是可以开快车的。不需要系安全带,车流量顺畅,红灯更是罕见。
不过当这部高级敞篷车在蒙田大道30号对面停下来时,吸引了所有目光,更别提驾驶的风采。“起初,并不是卡尔的才华令人惊艳,而是他的个性。”谭.吉迪切利回忆道:“可以感觉到他很有钱,而且是个纨裤子弟,打扮比圣罗兰时髦多了。这个男孩随时随地都在打造自我形象,而且这点非常显而易见。他打造自己,精雕细琢出一个角色。”(4)“他希望吸引所有目光,万人追捧。当年人人都已经听说他是个被宠坏的时髦小孩。”(5)年轻的助理卡尔就在Dior的店门口等著媒体争相采访、被昵称为“小王子”的伊夫。
名店的灰白双色橱窗有如最完美的背景。
卡尔可以走进店里,为母亲买一件洋装,作为当年陪她看秀的纪念。他也可以画下其中一尊假人模特儿身上的服装,重现烙印在他脑海中的线条动态,使其显得更富现代感。何不成为Dior的一员呢?
不过,这份命运并不属于他,而是属于圣罗兰,卡尔并不羡慕。他们不是同一类型的竞争者。离开巴尔曼后,卡尔势必会为其他品牌工作。但是他并不想踏上已经规划好的道路:未来成为其中一个品牌的总监,成为自己的老板。他渴望更多,不只是当一名从早到晚被成堆布料和丝针淹没的设计师。他更像是灵感满溢的知识分子,学养深厚,拥有好几个脑袋。各种想法和概念在他脑中躁动,令他不由自主地想要赋予它们生命。为肉身设计穿戴服装,反而不再是他最迫切的需求。
卡尔搬进杜尔侬街(rue de Tournon)31号, 在卢森堡公园对面,隔两条街就是欧迪翁(Odéon)。他在此处落脚并非巧合,而是因为他热爱这栋文人之魂萦绕不散的公寓。1912年,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曾住在这里,她就是DH.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中描写的葛德伦(Gudrun)。卡尔几乎读过所有曼斯菲尔德的著作。如卡尔所言,离开那个“鬼地方”五年了。 一如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逃离家乡新西兰视野狭窄的社会,卡尔也离开对自己充满敌意的环境,只为了能够喘口气。
他原本可以将自孩提时代对书本和文字的满腔热爱,作为一生的志业。为什么他没有充分发挥这份热情呢?“与其从事时尚业,也许我应该去念个语言学位,但是可能就没这么愉快了。而且我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轻松愉快的生活。”(6)由于代价是必须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获得认可,对他而言,为了成为有头有脸的人物,为了发光发热,时尚才是他能够一展长才的领域。不过当然是以卡尔的方式。在这个前提下,卡尔和伊夫这两位同时于时尚圈出道的男人之间的暗中较劲,已经不足为奇。
空气中飘着狂欢氛围的夜晚,卡尔开着车,旁边坐着伊夫,经常伴随一位年轻苗条、略带阴郁气质的褐发女郎。她是薇克朵亚.杜特洛(Victoire Doutreleau),圣罗兰最喜欢的模特儿,克里斯汀.迪奥的缪思女神。卡尔是在附近的剧院酒吧(bar des Théâtres)认识她。卡尔脸上常挂着大大的微笑,身上的羊毛外套,长裤,大方气派,而且不拘泥形式常规,然而他礼貌的态度令这位年轻女孩相当惊讶。伊夫把她介绍给卡尔时,卡尔回答:“啊,是薇克朵亚,当然、当然⋯⋯谁不认识她呢!”(7)薇克朵亚回忆道。这一夜就在晚餐中继续,牵起一段新的友谊。
“卡尔有好几辆轿车。”她说:“第一辆是我很喜欢的福斯轿车,是敞篷的,美得不得了。我自己有一辆雷诺的Dauphine,差多了。安-玛丽.普帕尔(Anne-Marie Dauphine)也常常和我们一起出去,她在Dior店铺和设计师们一起工作。”(8)
“我们开车到处闲晃,绕着协和广场、星形广场(译注:现称戴高乐广场),开车单纯是出于好玩,毕竟是我们当年才二十岁呀!”(9)
薇克朵亚每天晚上都有空。经常是由伊夫选定目的地。在圣杰曼德沛(Saint-Germain-des-Prés),全巴黎最炙手可热的人都聚集在菲亚克(Le Fiacre,译注:五○年代巴黎知名的同志夜店),身边围绕着巴黎的同性恋和变装者。在那里不小心巧遇迪奥先生时,圣罗兰在老板面前立刻满脸通红。
在酒吧里,年轻害羞的卡尔身边围绕着男孩;也许他邂逅了某人,但要到酒吧以外的地方才会发生关系。这类场所完全不适合卡尔的个性,他喜欢更讲究高雅的地方。薇克朵亚至今仍记得,卡尔的守旧不仅帮她击退许多不识相的人,还把她得逗得很乐—卡尔会说:“谢谢,不用了。我家里该有的都有,我不需要。”(10)那么,卡尔有心上人吗?谁和他分享他的夜晚、他的梦、他的烦忧?没有任何人知道卡尔的私生活。
而且也没人敢胆问他任何与私生活有一点点关系的问题。他尽可能将交往对象藏得严密,完全不见光。薇克朵亚的微笑透露了耐人寻味的蛛丝马迹:“伊夫.圣罗兰和男孩子的关系都是性方面的,从里到外都充满性欲。”(11)她继续说:“卡尔喜欢美丽的人事物。我想他寻寻觅觅的,是自己的翻版。”(12)而这个翻版,他尚未找到。狂欢之夜转移阵地,继续进行。三个年轻人换过一间又一间的夜店和酒吧,舞动他们纯真的青春,直到深夜。
有时他们狂欢到凌晨,而这时梳洗换装出门还太早,三人组就会到卡尔在杜尔侬街的公寓。壁炉上方的烛光熠熠,照亮挂在大镜子旁的伊夫的画。
薇克朵亚席地而坐,享受喜爱的事物:“我会抽烟,但是伊夫不抽,卡尔也不抽。我爱喝威士忌,伊夫能喝一些,不过很快就醉了。卡尔只喝可口可乐。”(13)他们偶尔会在地毯上放几个靠垫,就这样躺着,然后继续聊天。他们不谈空泛的未来,只在乎当下。他们聊彼此的八卦、过去、艳遇。但是他们也谈路德维希二世,他们热爱的充满狂想的国王。最后他们总是沉沉睡去,结束纯洁的夜晚。“我发誓我们真的什么都没做!”(14)薇克朵亚笑着说。两位艺术家和一位缪思,多美的画面啊!
白天和夜晚就这样重复著。卡尔画画,然后开车去接伊夫和薇克朵亚。他们跳舞,谈天说地,睡觉,醒来,工作,接着又是纵情狂欢的夜生活。他们从未停止做梦。
周末他们经常一时兴起,就跑到图维尔(Trouville,译注:诺曼地的知名滨海小城)。以他们的收入和家人的金援,自然可以随心所欲,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他们踩着拖鞋,穿着米色长裤和白衬衫。一如往常,卡尔负责开车。这次由卡尔选择旅馆。黑岩旅馆(Hôtel des Roches Noires)面向大海,是古老的高级旅馆,廊道已显得陈旧。不过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常与母亲下榻此处,作家若有似无的脚步声混合海浪拍打的声响,在他们的脑海中回荡不已。这两个大男孩仿佛《追忆似水年华》(Á la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中的角色。然而对于这一点,两人却持对立意见。伊夫耽溺于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形象,那种需要忧郁和肉体上的痛苦才能创作的“神经质”类型。然而,卡尔对于普鲁斯特著作的印象既非怀旧,也非叙事者的气喘发作,而是他在文学史中对形式与风格的重要影响。至于薇克朵亚,她很快就厌倦这些争论,也不打算下任何定论。她只感觉到卡尔渊博的学识,而且他对自己的论点很有把握。
她觉得他们这群三人组更像尚.考克多(Jean Cocteau)在《可怕的孩子》(Enfants terribles)中的角色,和他们一样骄纵蛮横。
伊夫害怕一个人睡觉,因此他们只订了一个房间,和在巴黎时一样,他们最后如兄弟姊妹般睡着了。穿着泳衣在海滩上散步后,两位设计师整个下午都在画画。生活似乎可以就这样长长久久地继续下去,然而命运之网即将攫住其中一人。
注 (1)〈Un jour, un destin: Karl Lagerfeld: être et paraître〉,出处同前述。 (2) 出自与本书作者的对谈。 (3)Sylvia Jorif,〈Vis ma vie de Karl Lagerfeld〉,《Elle》,2012年3月16日。 (4) 出自与本书作者的对谈。 (5)〈Un jour, un destin: Karl Lagerfeld: être et paraître〉,出处同前述。 (6)《Double je》,Bernard Pivot制作,Bérangère Casanov执导,出处同前述。 (7)~(8) 出自与本书作者的对谈。 (9)~(14)〈Un jour, un destin: Karl Lagerfeld: être et paraître〉,出处同前述。
丽池早餐
1957年,克里斯汀.迪奥突然心脏病发过世,整间公司顿时方寸大乱。他们必须找到继任者,众人立刻想到迪奥先生的年轻助理—伊夫。“他是大师的学生,而现在大师过世了。学生自然要继承他的位置。”(1)“小王子成为国王,”(2)嘉妮.萨梅这么说。一夜之间突然受到万人拥戴,焦虑和恐慌折磨著年轻敏感的伊夫,他没有信心能够达到前辈以及品牌的高水准。只有他的母亲成功安抚了他。
薇克朵亚则到家里探望他:“伊夫感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太可怕了⋯⋯他怕得发抖,必须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才行⋯⋯告诉他一切都会很顺利的。”(3)然而,度过这阵低潮期的同时,伊夫.圣罗兰还盘算著这完全不相关的事:以某种方式和他的朋友卡尔拉格斐较劲。“伊夫很喜欢身为模特儿的我。”(4)薇克多亚回忆道。狡猾的伊夫想要更接近薇克朵亚,将她占为己有。两人之间新展开的默契将卡尔排除在外。那些一起度过的夜晚结束了。晚上的卡尔独自一人,不过他也即将展开行动。
薇克朵亚记得那通电话。卡尔在电话中亲昵地称她为“毗湿奴”,又很快地邀请她到丽池饭店吃早餐。这位伊夫钟情的模特儿,心知肚明卡尔已赌气了好些日子,如今受到这样的邀约,当然忍俊不住。她挂上电话,兴奋不已,因为五○年代末期,丽池饭店已经是全巴黎最迷人的地方之一,而且约在饭店共进一天的第一餐并非常事。
餐桌上布置著鲜花,玻璃杯晶莹透亮。卡尔身上是显眼的白衬衫,系着黑底白点的窄领带,穿着打褶裤。“‘我最爱在丽池吃早餐了!’卡尔像只心满意足的猫,终于在阳光下找到舒服的位子。”(5)薇克朵亚回忆著。这里是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度过晚年的宫殿,卡尔则感觉像回到自己的家。他的语气充满自信,告诉薇克朵亚,他刚加入帕杜先生(Jean Patou)的高级订制服品牌,即将推出新作。“Patou是二、三○年代曾辉煌一时的品牌。”克洛蒂.布鲁耶解释:“离开巴尔曼后,卡尔继续在Patou学习这一行的基础,因为制衣的技术非常精准。衣服的裁片,缝合裁片⋯⋯一个服装系列并不是画完手稿就结束了。”(6)1960年9月3日,卡尔的照片登上《Paris Match》杂志的报导,标题是“创造新风尚的人们”(la mode nouvelle dans l’intimitede ceux qui la font)。照片中,卡尔在家里,跪坐在沙发脚边,穿着黑色毛衣入镜,扬起头,带着大大的笑容,两旁分别是穿着貂毛刺绣绸缎洋装的布丽姬特(Brigitte),以及另一位裹着丝绒紧身洋装的模特儿蜜雪儿(Michèle)。他的大名与基.拉洛许(Guy Laroche)、香奈儿女士、皮耶.巴尔曼和伊夫.圣罗兰齐名。当年人人都喊这位“Patou的打版师”为罗兰.卡尔(Roland Karl),卡尔尚未要求写出他的姓氏,因此杂志笔误为“拉根非”(Largenfelt)。
在金碧辉煌的丽池饭店里,薇克朵亚定睛凝视眼前的男子,她很欣赏他的敏感与直率。她太了解那眼神中透露的喜怒哀乐,也偶尔会感受到其散发的哀伤。他对她敞开心房,说他多但愿父亲不那么年长,但愿自己接受的教育没那么严厉,拥有更愉快的童年。她也喜欢卡尔的低调和谦逊。她太了解他了,知道卡尔一点也不羡慕圣罗兰的成功:“伊夫一夜之间俨然成为国王,卡尔也承认他的实力,从来不认为那是因为巧合或运气好。卡尔不是一般人。他心底很清楚,人是不能对抗命运的。卡尔并不虚荣。虽然很难不起嫉妒之心,但是他必须甩开嫉妒,转移注意力。光是这样就已经很不简单。少年得意的伊夫.圣罗兰想像自己将留名青史,认为自己是伟大的服装设计师。卡尔则不然。他还不清楚自己的方向。”(7)
薇克朵亚也隐约知道卡尔正在创造自己的传奇。而且他静静等待展露锋芒的时机。她的视线无法离开他,细细品味着只属于他们两人的时光:“卡尔最喜欢秘密了。我和卡尔共享的这些时光,没有让伊夫加入,完全没有。伊夫从来不知道。”(8)
卡尔和伊夫一起到莫伯尔街(rue de Maubeuge)算命时,那位湛蓝双眼的女占卜师预言伊夫的成功将风驰电掣般的到来。(9)她也说:“当众人停滞不前时,就是卡尔一切成就的开端。”(10)她说了数不清的“例子”。卡尔自忖这一切的意义,了解到时间将是他的最佳盟友。
注 (1) 出自与本书作者的对谈。 (2)~(3)〈Un jour, un destin: Karl Lagerfeld: être et paraître〉,出处同前述。 (4) 出自与本书作者的对谈。 (5)Victoire Doutreleau,《Et Dior créa Victoire》,Le Chercher Midi,2014年。 (6)~(7) 出自与本书作者的对谈。 (8)〈Un jour, un destin: Karl Lagerfeld: être et paraître〉,出处同前述。 (9)《Le Divan》,Marc-Olivier Fogiel,France 3电视台,2015年2月24日。 (10) Richard Gianorio,〈Karl Lagerfeld: "Je suis au-delà de la tentation"〉,《Madame Figaro》,Lefigaro.fr,2015年8月28日。
买书做公益: 《BeautiMode》创意生活风格网邀请您透过此连结购书,由此所得的收入将全数捐赠给香园基金会。
广告、专案等商务合作,请发信至:[email protected]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买得易 网上购物大全 折扣信息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天秤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买得易 买得易网 折扣信息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9-13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