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爱马仕、Gucci 迎来4年来的巅峰!2018年全球奢侈品牌业绩汇总

来源: 作者: 2025-04-22 我要评论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4月22日,2018年“中国市场”成为各主要奢侈时尚集团财报中的多次提及的关键字,特别是LVMH、开云集团和爱马仕,同时这三大巨头也迎来4年以来的最好业绩。

中国似乎已成为全球奢侈时尚产业的晴雨表。

2018年“中国市场”成为各主要奢侈时尚集团财报中的多次提及的关键字,特别是LVMH、开云集团和爱马仕,同时这三大巨头也迎来4年以来的最好业绩。

LVMH董事长暨首席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表示,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集团在2018年都创下了新纪录,特别是经营利润成功闯进100亿欧元俱乐部,这意味着LVMH旗下品牌创意与品质兼备,对消费者依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首席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则透露,中国消费者第四季度在中国或海外旅行继续购买集团旗下主要品牌产品,相关品牌收入增长均高达两位数。

开云集团旗下最核心的奢侈品牌Gucci 2018年销售额首次突破80亿欧元大关,进一步逼近竞争对手Chanel和Louis Vuitton,而消费者中有62%为千禧世代,整体来看有35%为中国消费者。

受Gucci业绩利好趋势影响,开云集团2019年初的市值反超爱马仕集团,而在2年半前,爱马仕的市值几乎是开云集团的1.5倍。尽管在提出将于明年推出美妆业务后,爱马仕市值回升至616亿欧元,但依然低于开云集团的627亿欧元。

深有意味的是,爱马仕在财报中提及业绩的低迷与中国消费者手袋需求过高有关,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近两年来爱马仕新增了3座皮具工坊,并在2017年将皮具产能提高到8%。

与此同时,LVMH市值再创近年来的新高,市值约1,580亿欧元,与2016年初的业绩低潮期相比,其市值已经翻倍,目前是爱马仕的近3倍,而两年多前两者的差距只有1.7倍。

以Burberry为代表的英国奢侈品牌们的业绩依旧低迷,在截至2018年12月29日的第三财季内Burberry销售额同比下跌1%至7.11亿英镑,包括手袋在内的配饰部门销售额基本无增长,录得4.69亿英镑,Mulberry则未发布2018年的详细业绩报告。

Moncler则成为意大利奢侈品中的最大黑马,与Salvatore Ferragamo和Tod’s集团的萎靡不振相反,2018年全年Moncler销售额同比大涨19%至14.2亿欧元,净利润大涨33%至3.32亿欧元。该品牌强调,期内其在包括中国的亚太和其它市场的销售额大涨24%至6.1亿欧元。

Moschino母公司Aeffe集团2018年收入同比大涨11.2%至2.69亿欧元,配饰部门的销售额增幅则为9.3%,净利润从2017年的1,150万欧元大涨46%至1,670万欧元,目前成衣已成为该集团主要的收入来源。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轻奢市场的格局还在继续变化,收购Kate Spade并改名为Tapestry的Coach母公司和拿下Versace后改名为Capri的Michael Kors母公司最新财报发布后却在资本市场引发截然不同的反应,前者股价大跌18%,后者股价却大涨逾11%。

瑞银目前对Tapestry股票的目标价格为56美元,Telsey咨询集团分析师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对Capri集团持保留意见,并认为Michael Kors收入的下滑或令集团2019财年收入无增长。

受庞大门市拖累的快时尚品牌们也开始加速转型,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录得5年来最糟糕的业绩,H&M集团仍在品牌组合调整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徘徊,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则继续领跑,近1年来的股价累积上涨34%,市值约为5.5兆日元。

英国的快时尚零售更是陷入“脱欧”泥潭,日前有消息称Topshop母公司Arcadia将申请破产保护,New Look、Next和玛莎百货2018年的业绩表现也不甚理想,并先后退出中国市场。

Nike与adidas发布的最新财报均喜忧参半,证明运动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尽管Nike第三财季销售额符合预期,但北美市场的销售低于预期,刺激股价在财报消息发布应声大跌逾4%。期内Nike北美业务的总营收为38.1亿美元,2018年同期为35.71亿美元,adidas在北美市场的销售额增幅则为15%。

为了寻求新增长点,Nike表示计划在未来增加对男女服装的投资。Nike为女性消费者推出了瑜伽裤和运动内衣等更多产品。adidas则意识到靠单一爆款产品的风险,目前正试图扭转这个局面,要将真正热门的鞋履产品带入市场,从而实现业绩增长。

高端护肤品牌继续成为美妆产业的主要增长引擎,欧莱雅集团、雅诗兰黛集团和宝侨集团在最新一季度均录得破纪录的业绩表现。有分析指出,高端化妆品在走俏的背后是年轻消费者开始追求“从有到优”的生活。

在美妆产品细分消费群体中,凯度消费者调查研究显示20至29岁的年轻女性已经成为美妆消费的主力军,尤其喜欢高端品牌,其中90后消费者买走了中国一半的高端化妆品。

不难发现,尽管大部分市场分析师在2018年末对全球奢侈时尚产业的发展表示担忧,但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购买力仍在继续复苏,只是产业向两极分化趋势渐显。

据贝恩公司最新发布的《2018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显示,2018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整体销售额延续了2017年破纪录的增长,增速连续第二年达到20%,不过品牌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

报告显示,2018年既有业绩增速超过25%的奢侈品牌,也有品牌稍显落后,增速低于10%。研究指出,该现象背后是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上的支出越来越高,同时,他们的口味也变得更加挑剔。

花旗银行分析师Thomas Chauvet在最新报告中写道,市场对高端皮具、服装和配饰等软奢侈品的需求在第四季度超出预期,主打高端手表和珠宝等产品的历峰集团业绩则逐渐失去增长动力。例如Gucci近年来就致力于推出价格更低的入门级产品以吸引新客户,而售价在250至500瑞士法郎的手表却无法引起消费者关注,销量持续下滑。

瑞士钟表联合会最新资料显示,严重依赖中国消费者的瑞士钟表业2019年前两个月的出口销售额仅增长2.1%,而2018年的增幅为6.3%。

德意志银行的Francesca DiPasquantonio则认为,Gucci的成功除了品牌和创意,还应归功于开云集团以资料为驱动力的科学运营方式。汇丰银行也指出,LVMH同样受益于数位领域的投资,Moncler和爱马仕等奢侈品集团都预计2019年初销售额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开云集团管理层特别在财报中强调,Gucci 1月的销售与第四季度基本持平,中国和美国市场对品牌的需求依然强劲,这缓解了投资者对Gucci无法维持其吸引力的担忧。分析师Bryan Garnier表示,从目前的趋势和宏观指标看来,预计2019年初奢侈品销售情况在中国市场会十分强劲。

贝恩在《2018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中总结道,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四大主要增长驱动力为千禧世代消费者、本土奢侈品消费增长、数字化战略以及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群体。

报告指出,2018年20%的奢侈品消费增长大部分来自千禧世代的助力。据贝恩统计,中国千禧世代的住房拥有率达70%,是美国的两倍,这意味着该群体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尽管其中57%的千禧世代由家庭资助,但还有38%的人用自己赚的钱消费奢侈品。

而随着中国进口税的下调和奢侈品全球价差的调整,奢侈品消费将加速回流,贝恩预计到2025年,中国境外和境内奢侈品消费将会持平,这意味着品牌应该把精力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上。

以下是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涵盖奢侈品牌、轻奢侈、快时尚、运动品牌、珠宝品牌以及美妆集团。

LVMH(LVMH.PA)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28% 目前市值约为1,580亿欧元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上涨10%至136.97亿欧元,自然增长率为9%,全年总收入增长10%至468亿欧元,经营利润同比大涨21%至100亿欧元,净利润同比大涨18%至64亿欧元。集团首席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更首次公开披露核心品牌Louis Vuitton收入规模,称该品牌2019年销售额超过100亿欧元。

开云集团(KER.PA)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29% 市值约为627亿欧元 第四季度开云集团销售额同比大涨24.5%至38.31亿欧元,全年收入大涨29.4%至136.65亿欧元,营业利润则同比大涨46.6%至39.44亿欧元,奢侈品部门收入连续8个季度增长率逾20%,增速已明显超过其竞争对手LVMH旗下时装皮具部门2018年销售额15%的增幅,主要得益于已连续12个季度领跑的Gucci业绩推动,该品牌2018年全年销售额同比大涨36.9%至82.85亿欧元。

爱马仕(RMS.PA)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26% 市值约为616亿欧元 爱马仕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大涨10.1%至16.5亿欧元,除日本外的亚洲市场销售额增长最为强劲,按固定汇率计算增幅达13.1%,主要得益于品牌2018年10月在中国官网开设的电商业务,集团全年销售额则同比增长10%至59.6亿欧元,净利润大涨15%至14亿欧元。

历峰集团(VTX.CFR)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17% 市值约为367亿瑞士法郎 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内,卡地亚母公司历峰集团销售额同比大涨25%至39.2亿欧元,除去新收购的Yoox Net-a-Porter和Watchfinder业务后,销售额实际增幅为6%。期内集团在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得益于中国双位数增长的提携而实现10%的增长,受巴黎黄背心运动影响,集团在欧洲市场的销售表现则有所下滑。

Prada集团(01913.HK)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35% 市值约为600亿港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财年内,Prada集团收入录得31.42亿欧元,同比上涨6%,毛利率为72%,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3.24亿欧元,净利润为2.05亿欧元。报告期内,核心品牌Prada销售额同比上涨6.7%至25.58亿欧元,销售占比提升至82.6%;Miu Miu销售额上涨1.7%至4.53亿欧元,销售占比下降至14.6%,鞋履品牌Church’s销售额下跌1.6%至6,907.9万欧元。

Burberry(BRBY.LON)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11% 市值约为75亿英镑 在截至2018年12月29日的第三财季内,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销售额同比下跌1%至7.11亿英镑,同店销售额增长1%。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新创意总监Riccardo Tisici上任后的首份成绩单。首席首席执行官Marco Gobbetti在财报中强调,虽然整体收入仍然下滑,但Burberry在中国这一关键市场录得中个位数的百分比增长。

Ferragamo(SFER.BIT)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17% 市值约为32亿欧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2018财年内,意大利奢侈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销售额同比下滑3.4%至13.4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减少19.5%至1.5亿欧元,净利润则大跌21.1%至9,000万欧元。亚太地区正在成为集团主要市场,期内收入减少1%至5.055亿欧元,大中华区业绩表现良好,零售通路增长7.6%,按固定汇率计算则增长10.1%。

Tod’s(TOD.BIT)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29% 市值约为14亿欧元 2018年意大利奢侈品集团Tod’s净利润同比大跌33.6%至4,710万欧元,上一财年为7,100万欧元,营业利润则大跌35.8%至7,170万欧元。期内,集团销售额同比下跌2.4%至9.44亿欧元,主要受批发通路、核心鞋履业务和皮具部门收入下滑影响,其中鞋履部门销售额下跌1.9%至7.436亿欧元,皮具配饰部门收入下跌5.3%至1.286亿欧元。

Brunello Cucinelli(BC.MI)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24% 市值约为22亿欧元 Brunello Cucinelli 2018年收入同比大涨10.7%至5.53亿欧元,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内该品牌在本土市场意大利的销售额增长4.2%至8,830万欧元,在欧洲其它地区的销售额则增长8.5%至1.64亿欧元,北美地区的收入增长3.9%至1.87亿欧元,大中华区销售额增幅最为显著,大涨28.5%至5,480万欧元。

Moncler(MONC.BIT)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16% 市值约为92亿欧元 2018年全年Moncler销售额同比大涨19%至14.2亿欧元,营业利润增长18.6%至4.14亿欧元,净利润则同比大涨33%至3.32亿欧元。报告强调,期内品牌在全球所有地区的收入均录得双位数的增幅,在包括中国的亚太和其它市场的销售额大涨24%至6.1亿欧元。

Canada Goose(GOOS.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45% 市值约为71亿加元 在截至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内的销售额同比大涨50.2%至3.99亿加元,净利润则大涨72%至1.053亿加元。品牌首席首席执行官Dani Reiss在财报中表示,Canada Goose业绩的强劲表现得益于有效的全球化扩张策略,2018年12月底该品牌在中国的首家旗舰店于北京三里屯开业,当天一度引发消费者分批排队选购。

Tapestry(TPR.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42% 市值约为89亿美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29日的第二财季内,Coach母公司Tapestry集团销售额增长1%至18亿美元,净利润则猛涨301%至2.548亿美元。期内,核心品牌Coach销售额增长2%至12.5亿美元,Stuart Weitzman销售额增长3%至1.24亿美元,但Kate Spade销售额意外下降1%至4.28亿美元。

Capri(CPRIS.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30% 市值约为66亿美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29日的第三财季内,Michael Kors母公司Capri集团销售额几乎与2017年同期持平录得14.4亿美元,净利润则下跌9.1%至1.996亿美元。其中,核心品牌Michael Kors销售额同比下跌4%至12.76亿美元,Jimmy Choo销售额则大涨49.9%至1.62亿美元,抵消了Michael Kors收入下滑的影响。

Hugo Boss(BOSS.ETR)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15% 市值约为42亿欧元 德国服饰集团Hugo Boss2018年收入增长4%至28亿欧元,其中线上业务收入录得双位数增幅,首次突破1亿美元,净利润则增长2%至2.36亿欧元,基本符合分析师预期。集团表示,除了线上业务,其在实体零售方面的改革举措也已取得重大进展,预计2019年有望提前完成2022年的目标。

Ralph Lauren(RL.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8% 市值约为94亿美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29日的第三财季内Ralph Lauren收入增长5.1%至17.3亿美元,净利润为1.2亿美元,2018年同期为亏损8,180万美元。按地区分,Ralph Lauren在北美地区的销售额增长3%至9.09亿美元,在欧洲的收入则增长10%至4.15亿美元,期内品牌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增幅最为显著,录得19%,推动亚太地区收入大涨10%至2.75亿美元。

Aeffe集团(AEF.BIT) 自2019年以来股价累积上涨2% 市值约为3亿欧元 2018年Moschino母公司Aeffe集团收入同比大涨11.2%至2.69亿欧元,配饰部门的销售额增幅则为9.3%,净利润从2017年的1,150万欧元大涨46%至1,670万欧元,目前成衣已成为该集团主要的收入来源。集团表示,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运营成本的节省。

VF集团(VFC.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12% 市值约为331亿美元 在截至12月29日的三个月内VF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29亿美元,毛利率为52.2%,净利润为4.635亿美元,2018年同期为净亏损9,030万美元。核心品牌Vans依然是主要增长动力,期内该品牌销售额同比大涨25%,The North Face销售额则大涨16%,即将被剥离的牛仔品牌Lee和Wrangler的收入则延续下跌趋势,同比跌幅分别为2%和9%。

Levi Strauss& Co. 自3月21日上市以来股价累积下跌1.3% 市值约为85亿美元 在截至2018年11月25日的财年内,牛仔服饰集团Levi’s收入大涨14%至56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市场的销售额大涨10%,在欧洲和亚洲市场的销售额则分别大涨25%和8%。报告期内,集团直营零售通路收入大涨18%,批发通路销售额则增长11%。

L Brands(LB.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30% 市值约为73亿美元 受维密市场被蚕食影响,L Brands集团盈利能力再度下滑,不过得益于其出售内衣业务La Senza,第四财季销售额同比增长0.62%至48.5亿美元,维密同店销售额下跌3%,Bath and Body Works业务的同店销售额则大涨12%。2018年维密收入减少0.17%至73.75亿美元,Bath and Body Works业务则大涨11.6%至46.31亿美元。

H&M(HM-B.STO)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7% 市值约为1,987亿瑞典克朗 2018年H&M集团销售额同比上涨5%至2,104亿瑞典克朗,主要得益于线上通路收入的强劲增长,同比大涨22%,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4.5%。在截至2月28日的第一财季内,瑞典快时尚巨头H&M销售额同比增长4%至510亿瑞典克朗约合54.9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则大涨10%。

Inditex(ITX.BM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6% 市值约为823亿欧元 2018年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销售额受汇率波动影响仅录得3%的增幅至261亿欧元,净利润则同比上涨12%至34亿欧元。报告期内,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和全球所有地区的业绩均有所增长,线上零售表现录得27%的显著增长。

迅销集团(9983.TYO)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34% 市值约为5.58兆日元 在截至2018年11月30日的第一财季内,迅销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4.45%至6,444.66亿日元,净利润则同比减少6.45%至734.76亿日元。 期内,优衣库日本销售额同比下跌4.3%至2,461亿日元,品牌在包括大中华区在内的海外市场业绩则稳步上涨,延续收入利润双增长的利好趋势,该事业部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大涨12.8%至2,913亿日元。

Esprit母公司(0330.HK)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35% 市值约为33亿港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6个月内,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销售额同比大跌15.84%至67.66亿港元,毛利润同比大跌18.37%至34.71亿港元,净亏损较2017年同期扩大85.85%至17.73亿港元。集团表示,业绩的下滑和亏损扩大主要受汇率波动和销售通路调整影响,并坦承品牌形象和产品吸引力急需改善。

Superdry(SDRY.LON)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67% 市值约为4亿英镑 在截至2018年10月27日的上半财年内,英国潮牌Superdry收入同比增长6.4%至8.32亿英镑,利润则从2,530万英镑大跌49%至1,290万英镑,主要受过于温暖的天气影响。集团预计天气引起的消费者需求减少仍将继续,不过鉴于其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依然录得翻倍的强劲增长,未来计划在该地区开设更多门店。

Nike集团(NKE.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25% 市值约为1,034亿美元 Nike集团第三财季销售额同比增长6.6%至96亿美元,毛利率为45.1%,净利润录得11亿美元,2017年同期为净亏损9.21亿美元。期内,Nike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12%至91亿美元,Converse销售额则下跌2%至4.63亿美元,其中Nike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同比大涨24%至15.88亿美元,首次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adidas集团(ADS.ETR)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9% 市值约为419亿欧元 2018财年第四季度adidas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5%至52.3亿欧元,净利润则同比大涨29%至9,300万欧元。2018年全年,adidas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3.3%至219亿欧元,净利润则大涨19.5%至17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PUM.ETR)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27% 市值约为75亿欧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内Puma销售额同比大涨17.9%至12.2亿欧元,毛利率为47.1%,净利润猛涨624.7%至1,570万欧元。2018年全年,Puma销售额同比上涨12.4%至46亿欧元,净利润则大涨38%至1.87亿欧元,其中鞋履业务的销售额首次突破20亿欧元大关。

Under Armour(UAA.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16% 市值约为88亿美元 Under Armour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4%至13.9亿美元,净利润录得400万美元,2017年同期为亏损8,790万美元,均超过分析师预期。不过该集团在北美本土市场的收入继续下滑,同比下跌6%至9.65亿美元,在国际市场的收入则同比大涨24%至3.95亿美元。

lululemon(LULU.NASDAQ)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78% 市值约为189亿美元 lululemon第四季度销售额预计将在11.4亿美元至11.5亿美元之间,高于此前的11.2亿美元至近11.3亿,调整后的每股收益预计为1.72美元至1.74美元。在截至2018年10月28日的第三季度内,lululemon收入增长20.6%至7.47亿美元,净利润则从2017年同期的5,890万美元大涨60%至9,440万美元。

Skechers(SKX.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21% 市值约为48亿美元 Skechers第四季度销售额为10.8亿美元,推动年收入增至46.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Skechers首席运营长David Weinber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2018年是创纪录的销售年度,连续4个季度实现新的突破,主要得益于集团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转型战略。

Asics(7936.TYO) 自2019年以来股价累积下跌24% 市值约为2,618亿日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内,Asics销售额同比下跌3.4%至3,870亿日元约合35亿美元,营业利润则大跌46.3%至105亿日元约合9,460万美元。该品牌表示,期内业绩的疲软主要受美国市场低迷影响,其在美国地区的销售额跌幅达15%。

Deckers集团(DECK.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54% 市值约为41亿美元 UGG母公司Deckers第三财季销售额同比增长7.8%至8.74亿美元,其中Ugg的销售额增长3.6%至7.61亿美元,Hoka One One销售额则大涨69.2%至5,690万美元,Teva品牌的销售额也实现17.5%的强劲增长至2,290万美元,Sanuk销售额则下跌7%至1,290万美元。

Columbia(COLM.NASDAQ)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29% 市值约为69亿美元 美国户外运动品牌Columbia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大涨18%至9.176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录得1.13亿美元,2017年同期为亏损710万美元。为更好地掌控中国内地市场,该集团已从其中国合作伙伴太古资源有限公司手中买回中国合资公司40%的股份,未来将继续扩大中国门市规模。

欧莱雅集团(OR.EPA)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34% 市值约为1,333亿欧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内,全球最大化妆品集团欧莱雅销售额同比增长8.6%至70.7亿欧元,可比销售额增幅为7.7%, 2018年全年的销售额增长7.1%至269.4亿欧元,净利润则增长8.8%至39亿欧元。得益于高端护肤品在中国市场的持续走俏,集团在亚太市场的销售额增幅创近12年新高。

雅诗兰黛集团(EL.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8% 市值约为576亿美元 雅诗兰黛集团第二财季销售额同比增长7%至40.1亿美元,创季度新高,净利润则同比猛涨365%至5.73亿美元,旗下拥有La Mer的护肤品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16%,增幅最为显著,化妆品部门销售额受雅诗兰黛、MAC、Tom Ford和Becca的推动增长3%至15.6亿美元,香水部门销售额则受促销活动影响下跌5%至5.37亿美元。

资生堂集团(4911.TYO)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26% 市值约为3兆日元 2018年资生堂销售额增长8.9%至1.09兆日元约合99亿美元,净利润大涨169.9%至614亿日元约合5.55亿美元。期内,日本和中国市场贡献了主要销售额,占2018年总销售额的60%,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大涨32.3%,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Revlon集团(REV.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6% 市值约为11亿美元 第四季度露华浓Revlon销售额同比下跌6%至7.4亿,主要受同名化妆品品牌的需求下降,以及部分香水品牌牌照到期影响,净亏损则扩大8.6%至7030万美元。2018年全年该集团销售额同比下跌4.8%至25.6亿美元,净亏损扩大至2.9亿美元。

宝侨集团(PG.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33% 市值约为2,543亿美元 宝侨第二财季销售额为174亿美元,净利润增长26%至32亿美元。在旗下品牌SK-II和Olay强劲业绩的推动,宝侨美妆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4%至约34亿美元。宝侨预计2019财年集团销售额将同比增长2%至4%,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至8%。

欧舒丹(0973.HK)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3% 市值约为216亿港元 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9个月内,欧舒丹集团销售额同比大涨10.6%至10.86亿欧元,得益于新收购的LimeLife及L’Occitane en Provence两个品牌的推动,欧舒丹在美国的收入录得50.3%的显著增幅,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分别录得12.7%及10%的增长。

Pandora(PNDORA.CPH)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53% 市值约为336亿丹麦克朗 Pandora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下跌7%至78.9亿丹麦克朗,全年可比收入则下滑4%至228亿丹麦克朗,净利润同比大跌12.5%至50.4亿丹麦克朗,随着消费者喜好和市场趋势的转变,Pandora将进入为期两年的转型期,重组预算约为25亿丹麦克朗约合3.82亿美元,未来两年品牌收入会继续下滑。

Tiffany & Co.(TIF.NYSE)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上涨26% 市值约为125亿美元 在截至2019年1月31日的财年内,美国奢侈珠宝品牌Tiffany销售额同比增长7%至44亿美元,可比销售额增长4%,净利润从上一年的3.7亿美元大涨58%至5.86亿美元。期内集团在美洲地区的销售额增长5%至20亿美元,在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则增长13%至12亿美元。

周大福(1929.HK) 近1年来股价累积下跌14% 市值约为799亿港元 周大福第三财季在中国内地及港澳零售额分别增长1%及下跌1%,同店销售则分别下跌7%及6%,为两个财政年度内季度同店销售首次下滑。按产品分,中国内地珠宝镶嵌首饰同店销售下降5%,香港澳门则下跌8%;中国黄金产品同店销售大跌11%,香港澳门则录得6%的跌幅。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买得易 买得易网 折扣信息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水瓶座 双鱼座 买得易网 折扣信息 双子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4-03 13:35:0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Chanel 香奈儿11月起手袋涨价,2024年LV也宣布涨价

    Chanel 香奈儿11月起手袋涨价,2024年LV也宣布涨价
    羽绒服正确在家洗涤清洗方法,不要干洗也不要机洗

    羽绒服正确在家洗涤清洗方法,不要干洗也不要机洗
    范思哲重推副线品牌Versus versus是什么档次算不算高端品牌奢侈品

    范思哲重推副线品牌Versus versus是什么档次算不算高端品牌奢侈品
     什么牌子的包的logo是B字母!“B”字包正流行 Burberry、Balenciaga与Balmain疯买一波

    什么牌子的包的logo是B字母!“B”字包正流行 Burberry、Balenciaga与Balmain疯买一波
    1436品牌算什么档次 鄂尔多斯高端品牌1436入驻首都国际机场

    1436品牌算什么档次 鄂尔多斯高端品牌1436入驻首都国际机场
    戈雅goyard是奢侈品吗 属于什么档次 低调的“小众”奢侈品牌Goyard迎来“引爆点”

    戈雅goyard是奢侈品吗 属于什么档次 低调的“小众”奢侈品牌Goyard迎来“引爆点”
    历峰集团再度裁员200多人、Salvatore Ferragamo前三季营收下滑、Hugo Boss将缺席纽约时装周、2017年H&M设计奖得主出炉

    历峰集团再度裁员200多人、Salvatore Ferragamo前三季营收下滑、Hugo Boss将缺席纽约时装周、2017年H&M设计奖得主出炉
    nepa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属于什么档次

    nepa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属于什么档次
网友点评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