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与时尚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乍看之下似乎毫无交集,但实际上军事活动对于现代服装的影响却远远超乎你的想像,许多人们熟悉的衣物,最初都是为了因应作战需求,针对不同地形、气候设计出来,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演变,逐渐打破职业、文化与性别的分野,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今日我们很难想像,看似文质彬彬的西装领带,最初很可能是古代战士为了在战场上辨别敌我所配戴的标志,双排扣外套的设计,一开始也不是为了美观,这不禁更令人好奇,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服装,最初是为了军事需求而设计?
领带 谈起世人在衣领上作文章的历史,可以先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从领巾开始说起。由泰始皇陵中出土的兵马俑可以清楚地看见士兵们配戴着领巾;建造于公元113年古罗马的图拉真纪念柱(Trajan’s Column),从柱子上的环状浮雕也可以看见男性配戴领巾的形象。但这些古代的纪录与现代男性的领带是否有直接关联,仍然有待商榷。
领带的确切起源,可能会与近代的军事发展有较大的连结,曾有文献记载17世纪的克罗地亚佣兵有配戴领巾的习惯,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期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Louis XIII)在检阅这些来自克罗地亚的士兵时,注意到他们穿戴的红色领巾,与当时法军配戴的过浆花边领大异其趣,并且对这种造型赞赏不已。
相传克罗地亚佣兵所配戴的领巾,是源于军队出征前,家人会在战士的脖子上系上手帕,以便能在战场上辨认出遗体,而这种系领巾的习惯,最后也成为士兵辨别敌我的标志;还有另一种说法则是在颈部上缠领巾,可以盖住战士的上衣与钮扣,为脆弱的颈部和胸口提供更多保护。另外,坊间也认为法文的领带、领巾(Cravat)这个字词,其实就是延伸自克罗地亚人(Croat)的音译。
不论领巾的来源与功能为何,在法国国王的大力加持之下,领巾很快地就在宫廷中大为流行,而当路易十四(Louis XIII)登基之时,法国境内不论军队、宫廷朝臣,还是一般平民,人人都打着领巾。
这样的风潮一路流行到18、19世纪,领巾的材质与打法变得极度复杂讲究,流苏、蕾丝、刺绣领巾皆是当时男性的常见配件,1818年出版的讽刺刊物《领巾狂》(The Neckclothitania),就附上详细尽领巾打法来嘲笑上流社会的花花子总是喜欢在脖上大做文章;1828年出版的小册子《打领巾的艺术》(The Art of Tying the Cravat)中,也包含了16个单元,共36种不同的领结款式。
进入工业时代后,繁复华丽的领巾不再受欢迎,现代领带惯用的四手结(four-in-hand)成为最普遍的打法,学校、公务单位也开始以这种款式作为制服的一部分,渐渐地,四手结成为许多人记忆中领带的固定样式。
双排扣外套 双排扣外套英文称为Pea Coat,直译,词源是来自荷兰语的Pijjekker,意思是以粗羊毛制成的大衣。16世纪的荷兰是海上霸权,船员及水手为了适应长年在海上奔波,而发展出双排扣外套的设计,外套的衣襟上下重叠裹住胸口,比一般外套更挡风,很快就成为航海人以及海军的标准配备。
18世纪初,双排扣外套正式成为英国海军低阶军官的标准制服,到了19世纪末,美国海军也开始采用双排扣外套为海军制服。不论是荷兰、英国,还是美国,海军的双排钮外套外型差异都不大,下摆开衩的设计方便船员在甲板上攀爬,多数外套的口袋开口呈直线而非水平,方便船员将双手伸进袋内取物或取暖,领口可以竖起并用钮扣固定,在海上抵御强风,外套使用的钮扣表面多半会刻上船锚的图案。
派克大衣 派克大衣(Parka)一词来自俄国阿留申群岛(Aleut)的原住民语,严格说来,并不是军队发明的服装,而是加拿大北极区(Canadian Arctic)原住民为了在酷寒的气候中打猎、划独木舟而发展出来的服饰,多半以驯鹿(Caribou)或海豹皮制成,表面会涂上鱼油来防水,且服装前面没有开口,帽子边缘的毛皮具有阻挡风雪的效果,适合在严寒的环境下穿着。
到了20世纪初,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制造商开始生产以人造材质制作的派克大衣在寒冷的市场销售,加拿大政府开始发放派克大衣给驻扎在北部的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WWII)期间,美军也开始发放派克大衣给派驻至寒冷地区的士兵,1951年出品的M1951型派克大衣,内里可以拆卸而且使用按扣方便穿脱,袖口也可以束起,后摆还有开衩便于活动,韩战期间是美军的标准配备。
60年代中期后,派克大衣从军队进入滑雪场,成为欧洲滑雪爱好者的首选,可双面穿、皮革缝边的样式大为流行,为了方便双脚活动,滑雪用的派克大衣通常长度较短,而且色彩缤纷,自此这种大衣正式成为休闲服装,进入普通人衣柜之中,直到今日仍是冬季流行的外套款式。
飞行员夹克 同样被设计来适应严酷环境的,还有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的飞行员夹克(Flight Jacket),也称为轰炸机夹克(Bomber Jacket),这种长度及腰,袖口有松紧带束口,领口可以束起包裹脖子以抵御寒风的外套,最初是为了适应早期飞机的开放式驾驶舱而设计的,在人造纤维尚未普及前,多半是以羊皮、皮毛以及硬皮革制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高空作战的飞行员需要能够保暖同时不会妨碍操作机械的外套,因此夹克的内里采用了温暖的羊毛、皮毛,外部则以皮革和防水的尼龙制成,服役的机师经常喜欢自行在外套上添加各种幸运物图案,这后来成为飞行员夹克的重要特色。
战争结束后,飞行员夹克持续演进,1949年推出的MA-1飞行员夹克成为现代飞行员夹克的标准原型,由于现代飞机封闭式的机舱,让机师不再需要厚重的毛皮领,领口则为松紧带取代,方便飞行员背负降落伞,外套的内里经常是萤光橘色,在飞机遇难时可以当作求救标记,这种夹克后来更进一步成为反叛文化的代表,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英国庞克(Punk)族群喜欢穿着酒红色的飞行员外套搭配T恤与牛仔裤,日本60年代青年男性则喜欢模仿美军,在外套上添上各种图案,让服装看起来充满色块与补丁,这样的设计至今仍广受大众喜爱。
T恤 提起最能代表20世纪的服装,T恤绝对榜上有名,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最早的T恤,其实是1898年美西战争时期(Spanish-American War),美国海军发给士兵的卫生衣(thermal underwear)。T恤圆领、短袖、棉材质的特性,让它不仅可以穿在制服下保暖,也非常适合在机舱、炮塔等高温环境下穿着,因此广受士兵喜爱,很快就成为劳动者常见的服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美军从部队返乡,将穿T恤的习惯带入家庭,这种服装变得更加普及,逐渐成为不分男女的休闲穿着。60年代起,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印着各种标语与图案的T恤大为流行,很快就成为广告宣传的利器,吉祥物、卡通图案及标语的T恤大量出现,70年代起,随着社会运动风起云涌,T恤上展现的口号、政治主张让这种服装一夕之间成为年轻、活力、反叛的代表,年轻摇滚乐迷也喜欢穿着印有乐团Logo的T恤来表达认同与忠诚。
80年代之后,印着标语的T恤从街头走上伸展台,逐渐取代其他服装,成为不分男女老少、国家、地域最普遍的日常穿着,不仅是因为它无可取代的舒适性,能随意在不同色彩的布料上添加文字、图案的无穷表现力,才是T恤在时尚中历久不衰的原因。
资料来源:Today I Found Out、Highsnobiety、Museum of London、Heddles、Canadian Icons、HiConsumption、BBC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买得易 买得易网 网上购物大全 折扣信息 巨蟹座 狮子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水瓶座 双鱼座 买得易 买得易网 网上购物大全 折扣信息 巨蟹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摩羯座 双鱼座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3-05 05:25:00